2020年,注定根植于我們的記憶,注定是終生難忘的一年。疫情之下,光合人用自己的奮勇拼搏和堅忍不拔,突破了一道道難關,各條戰線捷報頻傳。
2020年,經遼寧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工會及組織部門等層層選拔與審核,我們收獲了一項又一項殊榮,“盤錦市先進集體”“盤錦市勞動模范”“省五一勞動獎章”“遼寧省2020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不勝枚舉。今天,“百千萬人才工程”再度花落光合,群星閃耀,無限榮光。
記憶的時針撥轉回2007年,那一年“百千萬人才”工程突出人才殊榮首次落戶光合。
董事長李曉東成功入選遼寧省第四批“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才,副董事長白永安、副總經理劉谞入選遼寧省第四批“百千萬人才工程”千人層次人才。
風浪鑄就時代英才,他用四畝稻田地開啟了河蟹養殖歷史上的奇跡,他用矢志創新的腳步夯實了光合發展的道路,他用孜孜以求的夢想托起了一個時代的壯舉,他用領頭人的擔當撐起了偉大的光合夢。
遼寧省優秀專家

遼寧省領軍人才

2015年,董事長李曉東再獲桂冠,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是人社部、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委選拔培養中青年學術技術領軍人才的重大人才工程?!秶野偾f人才工程實施方案》指出:從2012年起,用10年左右時間,有計劃、有重點的選拔培養4000名左右“工程”國家級人選,重點選拔培養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能引領和支撐國家重大科技、關鍵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高層次中青年領軍人才。董事長李曉東獲此殊榮,實至名歸。
國家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第三批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創新創業領軍人才
如今,2020年度遼寧省“百萬人才工程”再次花落光合,我公司研發中心鄭巖被評為“百人層次”人才,研發中心副主任孫娜被評為“千人層次”人才。
激動人心的時刻總是讓人難忘,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光合人在李曉東董事長的帶領下,矢志創新,開拓進取,將“根植沃土,興業富民”的偉大愿景一代代的傳承,發揚光大。
盤錦光合蟹業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建成于2005年,在2016年投資擴建,于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25500㎡的新研發中心建有濕地科普館、研發實驗室、多功能培訓教室、食品加工車間、活體實驗車間等,是一個將教學與實踐完美結合的研發平臺。
研發中心現有專職研發工作人員56人,其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3人,高級工程師3人,工程師25人。長期致力于河蟹基礎生物學、新品種培育、苗種生產技術及稻漁綜合種養模式的研究與推廣,并在文蛤、海蜇、蝦虎魚、中華小長臂蝦等濕地特色水生動物開發利用和保護方面進行了開拓性工作。
在長期科研工作中,先后參與了國家863項目和十二五科技支撐項目、藍色糧倉項目,承擔了多項遼寧省重大科技攻關及盤錦市的重點攻關項目,取得了一系列國內領先的科研成果。在國內首創稻田養蟹技術、河蟹生態育苗技術、海蜇大規模人工育苗和養殖技術,培育出了國內第一個河蟹新品種。目前已獲得通過驗收和鑒定的科技成果有46項。其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農業部科技推廣項目一等獎1項,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市廳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9項。2019年12月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多年的堅守換來豐碩的果實,光合研發中心獲得52項通過驗收或鑒定的科研成果,轉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取得了快速發展,也帶動了更多農民實現增收,2019年被認定為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成為我國唯一的河蟹產業國家級龍頭企業,同時成為國家河蟹產業技術創新的理事長單位,中國漁協河蟹分會的會長單位,產業領軍地位凸顯。